熱點追蹤
  
  返回首頁 雙擊自動滾屏
實施南水北調各方面(miàn)關注的問題

 
 
   

   1、節水問題。受水區高耗水工業企業偏多,用水定額偏高,重複利用率偏低,污水處理回用率很低。供水損失率高,節水潛力較大。主張先節水,後(hòu)調水。

    2、治污問題。受水區江河湖庫水體污染嚴重,影響到水資源的有效利用。如果不從污染源加大治污力度,則調來的好(hǎo)水也被污染成(chéng)劣質水,無市場需求。主張先治污,後(hòu)調水。

    3、生态環境保護問題。實施南水北調,可以改善受水區的生态環境。但對(duì)調水區的生态環境有一定影響,必須采取有效措施,減免其不利影響。做到南北兩(liǎng)利,共同發(fā)展。主張先保護生态環境,後(hòu)調水。

    4、調水量大小問題。現有規劃調水規模,有的認爲偏大,也有的認爲偏小。一是可調水量大小,二是需求水量大小,均需要進(jìn)一步核實。

    5、水庫移民問題。中線工程的水源區丹江口水庫,從提高漢江中下遊的防洪标準和增供北調水量考慮,需要加高丹江口大壩,壇加調節庫容。但水庫淹沒(méi)耕地和搬遷移民較多,難度很大,需要深入做好(hǎo)移民安置規劃。

    6、中線調蓄工程問題。中線調水規模大,輸水渠道(dào)長(cháng),中間沒(méi)有足夠的調蓄工程,很難實施高保證率城市供水調度,需要研究适當壇加調蓄工程和優化調度。

    7、中線工程分期方案比較。中線工程分二期建設,意見比較一緻。但分期方案有三種(zhǒng)意見: ①總幹渠分期加高加大流量;②三堤二渠;③黃河以北分高、低二條輸水線路,一期高線,二期低線。上述意見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深入研究比選。

    8、中線工程的洪水風險問題。中線總幹渠通過(guò)暴雨洪水區,存在洪水威脅的風險問題,需要研究減免風險的措施。

    9、籌資與水價問題。按2000年上半年價格水平初步框架,近期東線一、二期和中線一期工程總投資約1300~1500億元,其中主體工程投資約800~850億元,配套工程投資約500~650億元。需要做工程的經(jīng)營性和公益性定量分析,合理确定投資結構。在研究中央與地方的資本金比例時,要把用水權、用水量、投資、水價等幾方面(miàn)進(jìn)行挂鈎,實行兩(liǎng)部制水價,即容量水價和計量水價。

    10、建設與運營管理問題。南水北調工程規模大,線路長(cháng),涉及面(miàn)廣,建設與運行管理都(dōu)十分複雜。要保證工程順利建設和良性運營管理,需要加強政府宏觀控制與協調,按市場機制組建總幹線項目法人,實行法人負責總幹線工程的建設與運營管理。有關省市組建相應的企業法人,負責其配套工程建設與運營管理。